1900年8月30日,张闻天出生于江苏省南汇县六团乡朱家店的张家宅(如今属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一个富裕农民之家,取名“应皋”,字“闻天”,出自《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闻声于天”之意。人们所熟悉的成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是出自于诗经《小雅·鹤鸣》篇。
1917年9月,张闻天到南京,入全国水利局河海工程专门学校读书。
1919年5月在南京参加“五四运动”,7月开始在《南京学生联合日刊》上发表文章。9月离开南京到上海,12月加入少年中国学会。1920年7月赴日本读书。
1921年回国,在中华书局“新文化丛书”任编辑。1922年8月赴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当旁听生,翻译了大量文章发表在《东方杂志》上,希望中国人睁眼看世界。1924年,张闻天回到上海,在中华书局任编辑,发表长篇小说《旅途》,还翻译了这本《柏格森之变易哲学》。张闻天认为“伟大的文艺作品大都是深刻的印象与个人经验的产物”。
一个文学青年为何成为革命者,并在党的伟大历史转折期担任中国共产党总书记。
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日本帝国主义枪杀了中国共产党员、工人领袖顾正红。目睹惨案的张闻天在后来回忆中说:“我深深觉得,要战胜这个社会,必须要有联合的力量。单靠个人的文艺活动是做不到的,而共产党是反抗这个社会的真正可靠的力量。此时我有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动机。”不久,张闻天经好友沈泽民、董亦湘介绍加入了共产党。沈、董二位后来都成为了革命烈士:沈泽民1933年牺牲于黄安县,董亦湘1939年牺牲于伯力。
入党期间,张闻天创作了书信体小说《飘零的黄叶》,小说中的主人公给母亲写信说,他要创造人生的意义,做一个无私的,寻求光明者。张闻天多次提出:实践是最好的导师。
1925年10月,张闻天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与伍修权同住一室,学生证为42号。张闻天的别名洛甫,就是根据张在留学时的俄文名:“伊思美洛甫”音节简意而来。由于张闻天在国内就是颇有名气的文学家,加之为人稳重,不久张闻天担任校教育会议成员,后来担任班长。1927年,张闻天的弟弟张健尔也来莫斯科学习,张健尔在三十年代苏联大肃反中被迫害致死。50年代被苏南行政公署追认为革命烈士。
1928年,张闻天参加在莫斯科近郊五一村召开的中共六大,担任会议的翻译工作。
1931年1月,张闻天奉命回国,3月2日,以中央宣传部长的身份列席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顾顺章、向忠发叛变后,党中央在白色恐怖的上海难有立锥之地,决定转向江西苏区。进入苏区后,张闻天创办了党的期刊《斗争》,修改《劳动法》,使劳资双方积极性都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苏区建设。
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张闻天对博古极“左”路线有了深刻认识并不满,史称的“博洛矛盾”。正因为有了“博洛矛盾”,才有了后来“毛洛合作”。不论是“博洛矛盾”,还是“毛洛合作”,都不是个人的恩怨,而是为红军的前途考量的。可以说没有张闻天,就没有后来的“遵义会议”。红军长征时,中央成立博古、李德、周恩来为“最高三人团”。“最高三人团”原不打算让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随中央总部行军,而是张闻天的力争才留在一纵,随党中央一道转移,这样就形成了新的“中央队三人团”。张闻天在回忆中说:“在长征出发后,他(指毛泽东)要我同他和王稼祥同志住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反对李德、博古领导的‘中央队’三人集团,给遵义会议的伟大胜利打下了物质基础。”在遵义会议上,张闻天当选党中央总书记,毛泽东当选为常委,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以及张闻天为人谦虚、待人忠厚,不计功名,我们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张闻天的总书记一职只字不提。
1979年8月25日,在党中央为张闻天隆重举行的追悼大会上,邓小平代表党中央郑重宣布,张闻天在遵义会议上被选为“党中央总书记”,是我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重要的领导人。
新中国成立后,张闻天从事外交工作。
1959年在庐山会议上,张闻天因反对“不实事求是”的作风,被罢官后贬出京城,一度生活在广东肇庆,晚年被安排在无锡,化名张普,身份为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经济所特约研究员,离开肇庆前,夫妻俩交齐了所欠电费。
1976年7月1日张闻天不幸在无锡逝世,享年76岁。由于当时中国的乌云未散,妻子刘英在花圈上只能写“老张同志”,一个伟大的革命者,临死了连一个真实的姓名都未留给后人。去世前,张闻天立下遗嘱,夫妻俩所有存款都交给党,作为二人最后所交的党费。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追求光明,无私无畏。
张闻天在《人民群众是主人》一文中指出:没有民主,“从群众中来”就会变成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