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开始,博物馆成立口述历史工作室,开始全国各地采访抗战老兵。2016年与南京师范大学抗日战争研究中心一起,成立“抗日老战士口述调查”项目,至今共采访老兵1481位,其中女兵109位。借此三八国际妇女节之际,以此文礼敬我们的抗战女兵,致以节日问候!
---小编
巾帼不让须眉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
当抗战的销烟弥漫在中国大地上,
中华民族到最危险的时候。
中华儿女不得不奋起反抗!
这片曾经和平安详的大地恍然成了人间炼狱,
火光,刀影,枪声此起彼伏,
离别,苦难,死亡如影随形。
她们,
也曾阳光灿烂,也曾幸福美满。
战争,
让她们家破人亡,让她们一无所有。
她们,
虽不是男子,
但也用柔弱的身躯扛起了反抗的旗帜!
她们是战士,
奔赴战场挥洒热血!
黄玲、马绍兰、田蕴玉等
考入军校成为教官,
她们以最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
训练队员。
马粉梅、郑丽坚、周秀莲等
不畏死亡,
毅然加入游击队,
利用地形优势与敌人周旋。
一切的努力
只为将敌人早日从家园中驱逐出去!
她们是天使,
救死扶伤护理伤员!
陈淑、甘玉枝、李淑芳、
宋书伦、汤鹤筹、肖俊勇、
张维、周玉云、常皆春、
崔素贞、邓文秀、马宁常、
孟爱珍、王书君、喻毓华、
张玲、郑慧庄
怀揣着家仇国恨加入了抗战队伍,
前往抗战前线救护伤员,
见证着战争的血腥与残酷,
一幕幕的腥风血雨印刻在她们脑海中,
挥之不去。
她们是后勤,
任劳任怨运送物资!
陈缦云、林曼萍、穆天爱、
孙毅、朱琳琅、曹文宗、
柯家荣、欧洁芳、孙永绥、
许良能、杨友琴、张炳芝
凭借一腔热血踏上了抗战之路,
她们不断动员人民支持抗战
冒着生命危险运送物资,
昆仑关战役、长沙会战、百团大战等大大小小的战役背后
都有她们忙碌的身影。
她们是文艺工作者,
多才多艺宣传抗战!
丁芸芳、付亚娟、李连庆、
梁次芳、文淑仙、董肯、
朱德兰、董玲、甘丽坤、
蓝运瑜、黎汶、罗锦华、
王恩赐、吴斌、许素辉
她们在妙龄之际加入抗战行列,
在群众中发挥着她们的才艺,
唱歌、跳舞、戏剧,
她们将抗战胜利的希望纳入她们的宣传中,
别样的青春活力,
为艰苦的抗战岁月增添一抹艳丽的色彩。
她们是情务员,
一丝不苟收发电报。
李本功、李静、李萍、
吴志浩、崔明、王莹、
程继兰、廖凤英、卢玉兰、
王桂英、柴淑芳、梁玉秀、尹雪梅
因战争中断学业,
为报效祖国转而学习无线电报。
一段段电波,
一封封信件,
化成一篇篇电报,
传递到各个部门。
她们勤勤恳恳地工作着,
因为深刻地知道电报中的每一个字,
都关乎着战场上的胜败。
她们是全能手,
任劳任怨宣传救助。
陈瑛、杨征鹏、刘奇、周玉英
平日宣传动员,
战时救护伤员,
宣传、运资、护理,
她们就像是一张强硬的盾牌,
默默地支援着前线的战士。
时光匆匆,
烽火销烟日渐远去,
她们也已雪鬓霜鬟。
青春不再,
烽烟已逝,
但还记得,
她们未惜头颅新故国,
她们甘将热血沃中华。
她们白山黑水除敌寇,
她们笑看旌旗红似花。
故事还将继续,附老兵简历......
注:由于篇幅限制,在此仅类出70位老兵简历。
--END--
文稿 | 杨雅丽
编辑 | 莫胜杰
审核 | 吴先斌
照片资料提供
薛 刚 王立军 来碧荣 任刚强 段国庆
刘 汇 杨柳萍 刘少宏 李应军 张雪晖
莫 非 张英凡 侯 莉 车远刚 蒋妙妙
肖晓飞 王功彬 张若愚 戴安娜 南 周